Utilizziamo i cookie per capire come usi il nostro sito e per migliorare la tua esperienza. Questo include la personalizzazione dei contenuti e della pubblicità. Continuando a utilizzare il nostro sito, accetti il nostro utilizzo di cookies, l'informativa sulla riservatezza e i termini d'uso Cookies, Privacy Policy Term of use.
Video Player is loading.
Current Time 0:00
Duration 0:00
Loaded: 0%
Stream Type LIVE
Remaining Time 0:00
 
1x
71 views • March 8, 2018

學生設計「漁裝‧潮著」精彩演繹漁村文化

djy.hk
香港漁民以前穿著如何?生活怎樣?相信年輕人所知甚少。文化葫蘆3月4日在柴灣舉辦了「港自遊」——「漁裝‧潮著」新聞會,18名來自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(THEi)設計系及時裝系的學生發揮創意,以漁民生活為靈感,結合現代時尚設計元素,精彩地演繹了本港漁村文化。 由香港賽馬會贊助,文化葫蘆舉辦的「港文化‧港創意」社區文化藝術展,今年踏入第八屆。今屆的主題是「港自遊」,介紹港島東區、南區及灣仔的社區藝術。由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學生設計的南區漁民「漁裝‧潮著」時裝秀將於3月24日為今年的活動拉開序幕。對於學生的巧思妙想,文化葫蘆創辦人吳文正表示「感到驚喜」。 漁村歷史 充滿豐富故事 為何今次的活動以漁民生活為背景?吳文正說,香港在1841年開埠以前已經有上千年歷史,是一個以捕魚為主的漁村,當時的位置就是今日的鴨脷洲。今次活動以漁民做主題,是希望年輕人在了解自己歷史文化底蘊的同時,能夠把其承傳下去。 他說,「香港早期的故事在東區和南區特別豐富,一個是南區的香港仔、鴨脷洲,其次是東區的筲箕灣避風塘,那裏是漁民以前聚居的地方,而這些地方蘊含著好多漁民的故事,包括出海打魚,打風時返來避風港。是充滿傳統漁民風情的地方。」 漁民生活樸素 漂泊中充滿艱辛 提到以前漁民的衣著,吳文正說,漁民生活艱苦,穿著亦很樸素,談不上裝扮。男女都以寬袖闊腳的衣褲為主,亦因長年在海上漂泊,好多時不需要著鞋。但愛錫子女的父母會花些心思在孩子身上,為小朋友穿上色彩鮮豔的衣服。 他描述漁民在海上的生活「多驚濤駭浪」,傳統上,為了保障小朋友的健康和在船上的安全,漁民會在小朋友身上綁上葫蘆,以防萬一跌落水中,都可以浮上來。或者在手腳上佩戴有聲音的啷啷,這樣漁民一邊工作,一邊可留意聲音,以防細路仔跌落海。 藍色 呈現漁民海中的勞碌生活 Sukie以藍色為設計元素代表大海,用耐磨的牛仔布來表現漁民粗重的工作,用漁網做出袖口的皺褶,既代表出海捕魚,又象徵漁民勞碌的生活。 阿燃的設計則採用繩子代替鈕扣,既似漁船上的浮標,又代表漁民漂泊的生活。用一條繩索代替排鈕,代表一脈相承,寓意「傳承」。而好似不經意掛在身上的漁網,恰到好處地展現出漁民的身份。闊腳牛仔吊腳褲,則是漁民勞碌生活的寫照。 美人魚設計充滿童真 寄語祝福 在開始設計這些漁民潮著服裝之前,設計系和時裝系的學生們坐著舢板參加鴨脷洲的導賞團沿海巡遊,尋找設計靈感。 Tina的設計是一件漂亮的美人魚晚禮服,充滿著少女對大海的童真和夢想。設計不乏細緻處,魚尾與魚身不同,呈漸進色,魚尾處加入羽毛和閃鑽,加強動感效果。披肩雙層設計,外部用藍色絲質布料,象徵蔚藍的大海,並用梅花刺繡呈現中國風;內層則加入羽毛和閃鑽,象徵波光粼粼的大海。Tina說,這是第一眼見到大海時觸發的靈感。整個設計代表她對大海的憧憬和對漁民的美好祝願。 梁進業同學的設計,由頭到尾見到的都是「安全」和「守護」。他說,過去的漁民因無天氣預報,出海前要憑經驗看天氣,如果遇到狂風巨浪,就會身家性命不保。因此,他的設計採用安全防水布料和安全扣,他稱身後的設計為「環環相扣」。 跟漁民接觸得多,梁同學發現漁民生活簡單樸素,關係融洽,不出海時會聚在一起飲茶聊天。他說,他希望每個漁民都能安全出海,然後再安全地回來。他也希望漁民都能繼續過著簡單而快樂的日子,生活安康。◇
Show All
Comment 0